国家数据局:在12个行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2025-04-08      196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数据已成为关键生产要素,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可信数据空间作为保障数据安全、促进数据流通与价值创造的创新模式,正逐渐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进一步释放数据要素潜能,国家数据局积极部署,组织在 12 个行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工作,这一举措对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意义深远。

      此次试点工作紧密围绕《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 年)》展开,旨在通过为期两年的探索实践,打造一批资源丰富、应用创新、生态繁荣且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

      试点涵盖企业、行业、城市三大领域,其中行业试点聚焦 12 个重点方向,力求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安全可信流通、价值共创以及制度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积累宝贵经验。

      在新材料行业,钢铁、建材、化工等领域的重点企业、科研院所等创新载体将携手推动实验数据、模拟计算数据与产业应用数据的多源融合及分级授权共享。通过构建新材料行业大模型,开展模拟计算、联合研发等应用,有望大幅提高关键材料研发效率,强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加速前沿材料的产业化进程。

      科技创新领域,天文、生态、海洋、气象等方面的数据将实现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借助科研数据开放和大模型构建,不仅能有效避免重复实验造成的资源浪费,还能推动人工智能与科研范式的深度融合,促进知识产权保护、研发效率提升和科研成果转化。

      能源电力行业将着力推动供能、运行、价格等多源数据的融合共享。通过开展多能互补、车 - 桩 - 网协同等应用,降低新能源弃用率,优化用能成本,提升能源安全治理能力,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物流行业中,大型物流企业、电商平台等多元主体将共享运输路径、仓储动态等全链条数据。通过应用场景创新,如物流运输资源优化、供应链金融风控等,打造行业决策大模型,提高多式联运调度效率,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

      绿色低碳行业聚焦工业、能源等重点领域的节能降碳需求,推动碳排放、能源消耗等数据的共享共用。开展碳足迹追踪、碳资产定价等应用,提升绿色低碳发展和管理水平,助力实现 “双碳” 目标。

      新能源汽车行业,整车企业、电池企业等多方将共享车辆生产能耗、电池回收碳足迹等数据。通过精准核算碳足迹、实现电池护照互认等应用,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绿色竞争力。

      矿产行业将联合矿商、冶炼加工厂等创新载体,推动矿石生产、交易等数据的多源融合。通过开展矿区地质灾害预警、智能选矿工艺优化等应用,解决资源供应安全、矿石定价权等问题,促进矿产资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医疗健康行业,头部医疗机构、科研机构等主体将共享基因等多组学、临床医疗数据。开展新药靶点智能筛选、精准诊疗大模型研发等应用,推动医药健康全链条协同创新。

      卫星行业将加强卫星实时统筹调度,推动数据资源的接入与治理。通过赋能农业风险预警、生态环境治理等应用,解决卫星数据碎片化、难协同的问题,实现数据的规模化共享与深度应用。

      高端装备行业,船舶、民用航空等领域的装备制造商、科研院所等将整合共享试验数据、仿真模型等全链条数据。通过打造生产跨域调度、仿真大模型训练等应用场景,破解技术迭代周期长、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难题。

      农业领域,农场、农业科技企业等将整合 “空天地” 环境监测数据、农技研发数据等。通过开展环境数据联动分析、农业生产资源动态调度等应用,助力粮食稳产增效和乡村振兴。

      此外,纺织服装、知识产权、气象等其他行业也将结合自身数据流通利用痛点和创新需求开展试点,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提升行业数据合规高效流通利用水平。

      为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国家数据局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在应用共创方面,构建高价值应用场景挖掘与评价体系,鼓励多主体联合创新,搭建跨主体开发环境,建立应用迭代优化机制。在数据流通方面,打造场景驱动的数据跨域互操作模式,构建数据目录,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构建与开放。在产业生态培育方面,探索多元化推广策略,吸引第三方服务机构接入,强化产业主体培育。在运营发展方面,建立常态化运营团队和机制,制定准入认证和合规管理制度,完善数据价值评估与收益分配机制。在技术路径上,选择适配的技术系统,采用低成本、轻量化技术方案并持续迭代。在互联互通方面,推动数据资源、身份和规则的跨空间互认,探索跨空间协同运营和开源体系建设。

      在申报与实施管理上,国家数据局也制定了严格规范。申报主体需为境内注册的独立企业法人或国家级创新平台,且近三年经济效益和信用记录良好。企业、行业、城市可信数据空间申报主体分别有明确的资格要求,且每个申报主体仅限申报一个项目。申报材料要突出创新性和可复制性,并对内容真实性和合规性作出承诺。试点工作按照申报、初审推荐、试点公布、动态评估、动态管理和总结推广的流程有序推进,确保试点工作质量和效果。

      此次在12个行业开展可信数据空间试点,是国家数据局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试点,有望深度挖掘行业数据价值,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为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奠定坚实基础。展望未来,随着试点经验的推广和应用,可信数据空间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迈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