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上的“数据”声音(十)

2025-03-24      87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数据领域相关话题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我们综合各类媒体和平台的公开报道,对2025年两会中有关数据工作的建议提案进行了梳理,倾听代表委员声音,不断提升数据工作质效。  

    

 0 1   

      邓朗妮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

      促进数据要素流通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科技大学副校长邓朗妮表示,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其价值在于汇聚、治理、流通和应用,只有让数据交易充分活起来、火起来,才能推动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我国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数据资源,但仍受到数据确权难、定价乱、流通堵等问题的制约,多数企业存在“数据孤岛”“沉睡数据”等现象,数据交易和流动面临多重障碍。邓朗妮代表建议,应支持有产业特色的城市开展产业数据交易试点,创立“产业数据银行”模式,并依托链主企业,建立行业级数据托管中心,通过“数据股权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资产联合运营。此外,还应建立工业数据分类分级确权体系,区分设备数据、工艺数据、管理数据的权属边界,创新“数据贡献度”计价模型,将数据质量、应用成效纳入交易定价。   

     

 0 2   

      陈雨佳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

      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玄武湖大米专业合作社销售经理陈雨佳认为,在乡村地区推动数字化转型,对于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陈雨佳建议,一是要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建设。加大对农业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应用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农业智能化设备、农业大数据分析、农业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二是要完善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加快乡村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乡村地区网络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网络宽带和信号质量,推进乡村数据中心和物联网建设,为乡村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网络基础。三是要健全乡村数字化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整合乡村党建工作、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功能,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在线办理。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应用创新,推动土地管理、环境监测、治安防控等工作,实现乡村治理的精细化、智能化。   

     

 0 3   

      马奎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表示,数据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要素,却成为我国在这一领域亟须突破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质量供给仍有提升空间。我国数据生产总量中仅2.9%的数据被保存,数据存留率只有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二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利用具备极大潜力。数据在向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的过程中,能不断催生新的数据,并创造新的知识,具有较高的价值消费潜力。三是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效能治理仍需久久为功。 

      马奎建议从数据供给、利用以及治理等方面,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化开发利用。马奎还建议加强政策扶持加快释放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价值。出台专项规划与扶持政策,设立专项资金,推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要素的开发利用。鼓励各企业围绕数据汇聚、存储、加工、供给、开发、利用、治理等数据全生命周期流程,加快释放数据要素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价值,特别是在重点行业,加快打造一批规模化的行业应用。最后,马奎建议完善相关配套监管政策,规范人工智能数据要素全生命周期管理。明确监管主体及职责,由网信部门统筹,联合行业主管机构划定数据监管边界,建立覆盖采集、存储、处理、流通、销毁各环节的常态化监督检查机制。探索动态风险预警模型,形成标准引领、技术护航、执法兜底的全链条治理格局,筑牢数据安全合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