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数据领域相关话题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我们综合各类媒体和平台的公开报道,对2025年两会中有关数据工作的建议提案进行了梳理,倾听代表委员声音,不断提升数据工作质效。
全国人大代表、鹏城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文认为,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的数据集是大模型性能突破、落地应用的核心,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起着关键作用。加强人工智能国家数据集建设具有高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文建议,加强人工智能国家数据集建设,在关键重要领域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推动科学数据和行业数据的高质量示范构建,完备数据治理能力,形成数据标准体系;全面构建安全可控、智能敏捷的新型共享治理体系,实现规模化多中心数据的高效互联与可靠共享;充分利用算力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数据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互联互通,推进算力与数据资源深度融合,构建数算一体的计算架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高质量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国家数据集的安全开发利用,确保公开/敏感分类数据的充分利用和安全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张胜林提出关于“创建工程数字档案馆,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建议。她认为,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经过近四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规模空前庞大。目前工程档案仍然以纸质版资料为主,由于档案规模过于庞大,使得档案的查询利用变得异常困难,特别是当需要调取相关基础设施档案进行分析时,通过纸质资料获取数据的效率很低,难以满足精准养护、应急处治的要求。因此,张胜林建议: 1.建立工程数字档案馆,通过档案数字化的顶层设计和要求,催生工程“存量市场”中新的业态,促进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与工程建设领域融合发展。 2.鼓励有能力的单位根据自身业务情况先行先试,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需求的工程数字档案馆,为行业提供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价值。 3.组织引导社会资源,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建立以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为核心,覆盖项目电子文件“形成、流转、归档”和电子档案“移交、保管、利用”等全流程的管理制度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苗伟在两会期间表示,打破信息壁垒、完善数据市场制度建设,是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同时全球人工智能热潮推动算力需求增长,算力成为AI发展的关键基础。因此,他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数据产权法规,明晰数据权益界限,强化数据市场监管,规范数据交易秩序;推动全国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数据分散壁垒;在医疗卫生、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三大行业率先试点数据要素建设,总结经验后逐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2.全球范围内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热潮,算力成为支撑AI发展的关键基础。通信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这场竞赛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中兴通讯将继续加大在AI和算力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卫生技术评估领域的应用,设立示范点,推广AI融合医疗评估的实践经验。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在更多行业的应用,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