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数据领域相关话题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我们综合各类媒体和平台的公开报道,对2025年两会中有关数据工作的建议提案进行了梳理,倾听代表委员声音,不断提升数据工作质效。
01
顾军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发改委主任 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推动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落地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顾军表示,5年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我们扎实推进浦东引领区建设,在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全面推进更高水平开放,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深化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支持临港新片区开展更大力度压力测试。探索在互联网、教育、文化等领域扩大开放,持续建设“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中心功能区,推动东方枢纽国际商务合作区先行启动区封闭运作。加快建设国际数据港,进一步对接DEPA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推动国际数据中心业务落地。同时,做优“走出去”综合服务体系,助力企业海外发展行稳致远。
02
吕红兵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监事长 加快制定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政法规刻不容缓 全国政协委员吕红兵重点关注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立法问题。当前制定一部既要解决当下问题,又能充分考虑长远的人工智能法难度极大。他认为,可以选择生成式人工智能这一社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口”,尽快出台行政法规。
1.明确服务提供者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有关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履行“网络服务提供者”义务,依据民法典人格权编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条款履行“信息处理者”的义务,依法对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发现违法内容应及时处置、整改并报告。
2.应当按照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立法本意,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明确使用原则,在涉及商业使用时,要求技术开发者支付报酬,由其与权利人组织协商解决。
3.按照民法典有关“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权利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规定,细化对使用者的权益维护与使用规范,对生成内容涉嫌“深度伪造”可能构成侵权的,则应建立并完善精准的检测标准。
03
成岳冲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盟浙江省委会主委 加快推动全国统一的“数智信用体系”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成岳冲提出了以下建议:
1.要在大力开展了信用修复、个人破产、债务集中清理等有益探索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建设“数据底座—智能引擎—应用生态”信用大数据归集、分析、应用支撑体系,让各项改革从“制度盆景”变为“生态风景”。
2.建设“管用”的全国统一信用大数据平台,推动信用大数据“一端全量归集、多终端调用”。可以设立信用大数据跨部门协调机制,定期开展联席协商,构建统一的国家级信用数据中枢平台,实现金融、社会公共、商业信用大数据跨地域、跨领域、跨层级、跨部门全量实时归集。
3.制定《信用数据采集与应用国家标准》,建立覆盖13.6亿自然人和1.5亿市场主体的全维度信用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