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优秀项目案例集——文化旅游案例之六 | 数据要素×文博讲解大模型

2025-03-08      180
党的二十大以来,文化旅游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文博场馆的游客数量显著增长。面对游客体验感低下和博物馆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翼讲解”大模型通过采集多渠道数据,为文博场馆游客提供个性化导览、问题解析等服务。同时,支持对游客行为开展分析,助力文博场馆改善游客参观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推动文博行业数字化转型,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

图片

图1 项目架构设计

一是推动数据融合共享,依托大模型提高数据分析效率。通过采集博物馆官方资料、学术研究成果、历史文献和考古报告等数据,对数据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标注,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同时,基于行业理论知识、业务流程等知识库,建立“翼讲解”大模型,利用人工智能挖掘隐性规律,提升数据处理的深度和广度。
二是建立完备的管理体系,保障数据安全。首先,建立涵盖数据存储、访问、维护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数据管理标准和流程,保障数据质量和安全,防止数据泄露、滥用或未经授权的访问;其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技术,保护存储和传输中的数据不被非法篡改或窃取;最后,定期进行安全审计,检查潜在的数据安全漏洞,并及时进行修复。
三是数据赋能应用场景,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游客方面,借助智能问答、拍摄识别讲解、主题线路推荐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和互动性强的参观体验;博物馆方面,可根据游客偏好和行为数据,为博物馆提供精准的策展依据,优化展览布局和内容;文化教育方面,通过创新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技术,构建全面而精准的文物知识图谱,提升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了文物研究和数字化展示的基础,进而推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教育。

图片

部分应用场景展示